您的位置:首页 >> 志愿活动 >> 正文

“一碗粥”的故事

来源: 通讯员:文:余玲玲 图:田红云 日期:2019-09-27 08:54 关注:1278人


在赤壁,有这样一群人,她(他)们不留姓名、不求回报,每天自发捐款,每天清晨三点多就起床为环卫工人和残疾人熬粥做早餐。一年多来,这群“红马甲”志愿每天清晨为几十名环卫工人施粥的场面,已成为赤壁市老城区的一道特殊风景。


1.webp
这群人就是赤壁“益家人”志愿者们。


据该服务队管理员园园介绍,早在2018年5月,赤壁几位热心人士就发起了为环卫工人施粥的善举,在新老城区等几个地方设立了施粥点,当时苦于志愿人员数量及资金等多种原因,先后分布的几个点都撤了。当她看到位于城区的体育路人口密集,环卫工人较多,便与田春意、张华林、张志等志愿者商议将这个施粥点长期坚持下去的计划。


2.webp


创立初期,没有人、没有钱、没有场地……她们发动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你一百,我一百……,自发捐助,六十多岁的老支书刘小岗一次性就带头捐款一千元,二万多元创立基金凑齐了。随即,她们制订了“益家人”志愿服务章程和管理办法,在市体育路租用了这间小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添制了冰箱、消毒柜、桌椅等,请来了熬粥的师傅,对每名管理者进行了健康体检办理了健康证,2018年底,“益家人”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运营了。


3.webp


接下来,就是这样一群人,每天做着同一件事:志愿者们在“益家人”微信群中,每天自发捐款,每天接力报名参加第二天清早的粥屋义工。日复一日,她们迎着风,冒着雨,遭过冷眼,受过委屈,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就这样一路走来,将一碗碗热粥送到城市里的那些最苦的环卫工人们和弱势群体中。


4.webp


一位照顾赤壁老志愿兵张向温的阿姨,每天清晨都准时来到粥屋领取馒头,她说,八十多岁的张老是河南人,常年住在医院不能自理,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将积攒的退休工资十多万元都捐给了国家。环卫龚大姐说,她丈夫中风几乎不能自理,自己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这点微簿的收入,既要维持基本生活又要给丈夫治病,实在是十分艰苦的。还有一位残疾人,得知这个“免费早餐”点后,每天清晨摇着他那辆轮椅车就从家里赶到“爱心粥屋”……


5.webp


如今,在园园她们的带动下,“益家人”服务队队员已从当初的十几人到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人,管理者中有5名是中共党员。她们的善举也感染着更多的人:“爱心母子”张华林的老妈妈在筹建粥屋时捐款1000元后,每月还坚持来粥屋捐款;在武汉开办公司的李哥,每周都要专程开着小车从武汉赶到“爱心粥屋”来参加一次义工;六十多岁的大妈身体健朗,约着自己的姐妹也加入了“益家人”服务队;个体户观音山泉水年轻小伙韩威常年免费为粥屋提供纯净水……


6.webp


“一碗粥”温暖着一座城!粥屋的温度迅速向社会辐射开来:市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办公室正式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申请了公益募捐项目,2元、8元、10元、20元……涓涓细流汇成爱河,目前该项目捐款已达3万多元,赤壁好人陈和安个人一次捐款一千元,全市40多个单位也纷纷组团发动党员干部捐款,并将捐款活动纳入党员干部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志愿服务之中……爱的火种在燃起,爱的力量在传递。


7.webp


“一群人、一件事,天天坚持”。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帮助下,“益家人”志愿者们将在赤壁文明实践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走下去。

 

(编辑:胡新华)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中共赤壁市委宣传部 赤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赤壁市志愿者协会 赤壁热线

    备案序号:鄂ICP备18014350号-1